2003出版产业备忘
图书产品的消费和经济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有钱人消费的图书产品就多,有时却恰恰相反。它凭什么发展?是凭文化背景、文化气氛、文化环境来发展。一种舆论价值的导向、一种文化氛围就可能推动我们出版的某一个方面快速的发展。我们出版的发展机遇和经济上的机遇还不完全等同,经济上消费汽车消费别墅肯定是收入问题,收入达不到不可能消费,但图书不是这样,穷则思变者往往读书最多。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柳斌杰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2000年以来陆续出台了有关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打击盗版软件的政策文件。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必须坚决打击盗版软件的违反行为,必须在使用软件正版化方面起带头作用。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政府机关要带头使用正版软件清理盗版软件的通知》(国办函【2001】57号)。为贯彻国办函【2001】57号文件精神,国务院和各省级政府部门开展了使用正版软件、清理盗版软件的工作。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省市以及广州、苏州等中心城市基本实现了政府办公通用软件正版化,天津、黑龙江、广西、贵州等省、市自治区政府部门清理盗版软件、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石宗源署长于3月26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版权局会议上所作的书面报告
我们已经有31家试点集团进入了我国500强行列。从销售收入看,31家集团中只有5家进入500强行列,最好的排位也只是第156位;从资产排队来看,31家都进入500强,最好的是第221位;从现实的利润来看,31家集团有好多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最好的位次是第86位、第92位,有3家进入了前100名;从销售的利润来看,31家集团都进入了500强,前100名内就有20家,有9家集团排在前50位,最好的位次是第6位,第8位、第9位、第10位;从资产利润率来看,31家集团全部排在300名之前,就是说我们占有的资产少,利润多,投入少,产出多。所以外国人认为,这是中国最后一个最富的金矿。但我们也不要沾沾自喜,以为我们经营的本事多高,还不完全是,这里包括政策的保护、行业的垄断利润,别人不可以随便来投资,还是这么一个特殊行业,所以它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柳斌杰
期刊社与主管主办单位要逐步实行“三脱钩”,即行政关系脱钩、经济利益脱钩、人员脱钩。在结构调整中有一部分期刊该压的压不掉,原因是有人为它撑着,这里可能有利益关系在里边;有的期刊多少能赚点钱,可以为主管主办单位搞点福利;有的期刊虽然要赔钱,补贴的渠道五花八门,总能勉强维持着;个别期刊还可能起着“洗钱”的作用,一方面单位用国家的钱投入,另一方面又给主管主办单位交所谓的管理费,用来搞福利;还有的期刊虽然办得不死不活,但如果停办,人员安排又是个难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勉强撑着。目前这种结构僵死的状况与体制问题关系非常大。因此,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里,肯定要在体制上动刀子,实行“三脱钩”是一种必然趋势。
——新闻出版总署 石峰
目前已涉足网络出版的全国出版社达100余家,出版了大量的网上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游戏等作品,仅电子书就达2万种。我认为eBook、eJournal、网络音乐、网络音像、网络游戏等构成的网络出版,必将成为出版领域新的增长点,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把发展网络出版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予以大力推进。
2002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适时颁布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自此互联网出版正式纳入出版行政部门管理,互联网出版活动进入了一个有规可循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已着手开展互联网出版监管调研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互联网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规范,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 于永湛
今天,中国有9000多种期刊,品种上算是期刊大国。中国期刊年总印数29.5亿万册,就人均占有量来讲,这个印数还比较低。中国期刊的年总经营额,发行收入大概为100多亿元人民币,广告收入为15.2亿元人民币,两项总额为120亿人民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说明中国还远不是期刊强国。
——石宗源在第34届世界期刊大会上的发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出版物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商品,主要是通过市场来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新闻出版这一党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的“战场”,“战场”只能在市场中巩固和扩大。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恩格尔系数平均已降到0.5以下,城市已降到0.4以下,人民群众对包括出版物在内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消费能力大大增强,鉴赏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石宗源署长9月18日在总署机关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组建独立的市场主体。原来发行集团是放在出版集团,经过一段实践,大大制约了发行集团的发展,而现在在分家,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一开始我们就指出,流通企业与生产单位混在一起那是小生产的一套办法。现代物流必须是独立的第三方代理,它是一个大通道,你可以搭载任何产品,仅仅发行本版图书,这个渠道就浪费了,那能挣几个钱?很多同志可能还没有注意到,外国人倒注意到了,中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是这两个法规开放了出版物市场。为什么呢?因为设立出版物的发行企业已经不分国有、外资、民营,而是完全按资本实力,取得发行资格,有没有总发权、批发权,取决于你的资本实力,是以企业的杠杠来划线的,不再因你是邮政局的或新华书店的就保护你,而是作为同样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上公平竞争。现在可以说彩电、冰箱、机电设备、各种衣服,在全国、全世界流通,可是我们的出版物在省际之间流通还相当困难,有些省际限制外省的出版物进入,加上目前集团改革不完善,以所谓连锁经营的名义,取消了一部分县店、市店的结算权、进货权,造成了大批的退货和流通不畅。这使得我们搞市场经济的结果,比计划经济时限制更厉害,人为地限制发展,人为地设置障碍。
现在我们的水平很低,书籍连学生用书算上,平均下来每人不过四五本,而有的发达国家已达到了15本以上;人家的日报千人拥有量达到600多份,我们有6600多万党员不也就是200万份《人民日报》吗?比较起来差得很远,空间大得很。日发行1000万份的报纸中国还没有,教科书、文件除外,一版发行1000万册的书中国也很少,联合国每年都公布世界前100位最有影响的报纸、图书,中国还很少列入这个名单,这就说明我们有差距,同时就有发展的潜力。
——10月23日柳斌杰副署长在全国出版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闻出版总署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共同制定了《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设立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批发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中、外投资方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从事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业务的能力,最近三年内没有违法违规记录;(二)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应取得出版物中级以上发行员职业资格证书,发行专业人员应取得出版物初级以上发行员职业资格证书;(三)有与批发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营业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独立设置的经营场所营业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四)注册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五)经营期限不超过30年。《办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适用本《办法》。本《办法》中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批发企业的规定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3年3月20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图书出版质量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出版社要严格“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出版社总编辑必须履行终审职权,责任编辑要持证上岗。对没有经过“三审、三校、一读”程序出版的图书,一经发现严重质量问题,要根据有关规定严厉追究出版单位及总编辑、责任编辑的责任。对于年新版图书品种有10%以上图书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社,必须进行停业整顿。连续两年造成不合格的责任者,其年终考核应定为不称职;不称职的人员要取消其责任编辑职业资格,收回资格证书,不得按正常晋升年限晋升其专业技术职务和工资;连续3年编发不合格图书的责任编辑,取消编辑资格,调离原岗位或辞退。
《国家图书奖评奖办法》修订后的《办法》于2003年4月7日颁布并实施。修订后的《办法》明确规定,国家图书奖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为全国图书评奖中的最高奖励。国家图书奖每年举办一次,设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国家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其中国家图书奖数额为30个,其他两种奖项获奖数额视每届参评图书的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三者合计不超过130个。每个门类获奖数额,根据每届参评图书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平均分配。
5月12日发布的2003年修订的《中国韬奋出版奖评选表彰办法》,增加了对在职出版人员申报资历的更高要求,即“必须先评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才能参评”(2002年底前已退休的出版人不受此条件限制),以更加彰显中国韬奋出版奖的国家级特色。中国韬奋出版奖是中国出版界最高荣誉人物奖,由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中国版协主持评选,设立于1987年,每两年评选一次。在过去的七届中共有74位优秀出版人获此殊荣。
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5月12日印发了《关于抓紧制定、及时报送出版物发行网点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立足于大市场、大流通,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人为分割市场,优化发行领域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促进发行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只要符合城建总体规划,具备申办条件,经营者在任何地段申办发行网点均不应受到限制。同时要鼓励发展连锁经营书店、各类便民店和专业书店。要适当控制出版物交易市场的发展数量。
作为“金版工程”外网子系统的“中国图书出版网”,于2003年6月10日正式开通。它是面向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所有图书出版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型网站。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图书出版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发布政务信息,了解行业动态,加强管理部门和出版单位的信息互动,推进电子政府建设。信息的“权威、准确、全面、快捷”是“中国图书出版网”的主要特色。
国家版权局于2003年7月24日颁布了新修订的《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修订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与《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不符的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做了相应调整。二是按照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著作权行政处罚的程序,强化了行政处罚的透明度。三是根据实际执法工作的需要,在有关法律框架内强化了行政执法的执法手段。四是对著作权法及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以便于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实践中具体掌握和操作。